(本文刊於苗林行名家專欄)
2019年,我曾寫過〈高貴的日常——麵包成為巴黎時尚新寵〉一文,文中提及「麵包」在巴黎逐漸以嶄新形象示人,當時觀察到兩種趨勢走向,一是將甜點元素融入麵包中,代表類別是位於麵包和甜點交界的維也納麵包(viennoiserie);另一則是對工業化大量生產麵包的反思,強調手工技藝、緩慢製程,對食材選擇更深思熟慮。
Read More「排隊文化」在巴黎並不盛行,但巴黎人卻會為了買到好吃的麵包心甘情願駐足等候。圖為極受蒙馬特當地居民歡迎的 Shinya Pain。
(本文刊於苗林行名家專欄)
2019年,我曾寫過〈高貴的日常——麵包成為巴黎時尚新寵〉一文,文中提及「麵包」在巴黎逐漸以嶄新形象示人,當時觀察到兩種趨勢走向,一是將甜點元素融入麵包中,代表類別是位於麵包和甜點交界的維也納麵包(viennoiserie);另一則是對工業化大量生產麵包的反思,強調手工技藝、緩慢製程,對食材選擇更深思熟慮。
Read More甜點店未來是否會取代餐廳,成為維繫人際交流的重要社交場所呢?
手做甜點與家人分享,是封城期間最受法國人歡迎的活動之一。
在今日(2020/04/16)出刊的《商業周刊》第 1692 期「巧克力 不設限」專題中,我以三個主題——巧克力雕塑、純素巧克力風潮與台灣巧克力——共十頁的篇幅,為大家介紹了無垠寬廣的巧克力世界。
Read More非常感謝昇恆昌機場誌《Voyager》邀稿,我在第 22 期中分享了如何在巴黎籌劃一場完美的甜點之旅、享受其他地方難以比擬的甜蜜饗宴。依照不同的甜點類型與店家型態區分,推薦讀者們用在地巴黎人的方式,悠遊世界甜點之都。
《Voyager》機場誌在全台灣北中南機場皆提供國內外旅客免費索取,另外也提供給昇恆昌免稅店的 VIP 客戶們。每一期都編製精美,除了介紹有趣景點、精選城市指南外,也有分享文化觀察與旅遊經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