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於苗林行名家專欄)
2019年,我曾寫過〈高貴的日常——麵包成為巴黎時尚新寵〉一文,文中提及「麵包」在巴黎逐漸以嶄新形象示人,當時觀察到兩種趨勢走向,一是將甜點元素融入麵包中,代表類別是位於麵包和甜點交界的維也納麵包(viennoiserie);另一則是對工業化大量生產麵包的反思,強調手工技藝、緩慢製程,對食材選擇更深思熟慮。
Read More「排隊文化」在巴黎並不盛行,但巴黎人卻會為了買到好吃的麵包心甘情願駐足等候。圖為極受蒙馬特當地居民歡迎的 Shinya Pain。
(本文刊於苗林行名家專欄)
2019年,我曾寫過〈高貴的日常——麵包成為巴黎時尚新寵〉一文,文中提及「麵包」在巴黎逐漸以嶄新形象示人,當時觀察到兩種趨勢走向,一是將甜點元素融入麵包中,代表類別是位於麵包和甜點交界的維也納麵包(viennoiserie);另一則是對工業化大量生產麵包的反思,強調手工技藝、緩慢製程,對食材選擇更深思熟慮。
Read MorePierre Hermé 大師的「黑醋栗之花」甜點創作,是一款無麩質且純素的作品。
(本文刊於 500輯、聯合新聞網)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提升、加上環境保護、動物權利等議題得到關注與認同,飲食習慣也有了相應的改變。減糖之外,近幾年也有許多甜點師加入製作無麩質(gluten-free)和純素(vegan)甜點。
「麩質」(gluten)又稱麩質蛋白、麵筋等,是一種存在於許多穀物如大麥、小麥、裸麥中的蛋白質成分,「無麩質」飲食便是不含麩質的飲食法。現代為了快速收成而種植的侏儒小麥礦物質含量較低、但麩質較過去的小麥高出不少,愈來愈多人對麩質過敏、耐受度不佳,這便是無麩質飲食蔚為風潮的起源。對這樣的人群來說,需要盡量避免所有麥類製品,因此麵食、穀片及使用麵粉製作的甜點等都是地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