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於苗林行名家專欄)
今年 5 月 1 日勞動節,法國總統馬克宏在 Instagram 上向全國勞工致上節日祝福,然而,世界知名甜點師 Cédric Grolet 主廚卻在貼文下公開留言,指出勞動部於當天早上稽查了他位於巴黎的三家店面,不僅阻止他們營業還開出罰單。他強調「工作不應意味著懲罰」,其店面開業是為「滿足顧客需求」,發言是為了支持手工業同行。隨後,Grolet 也在個人 Threads 帳戶轉發了這段留言,引發正反兩方激烈討論。不少人支持應讓想要工作的人在當天工作,也有人揶揄:「稽查員難道在5月1日也上班嗎?那政府是否也有被罰款?」同時也有非常多人持相反意見,支持勞動節強制員工休假,發表了諸如「一年裡開店364天還不夠嗎?」與「為了滿足顧客?難道顧客當天買不到就萬事休矣?」等言論。
這場爭議的核心,在於勞動節的特殊性及麵包業在法國的獨特地位。根據法國《勞動法》(Code du Travail)L3133-4 和 L3133-5 條規定,勞動節和一般國定假日不同,這是唯一一個員工不工作,但雇主必須支付全額薪資的法定假日。而由於麵包在法國被視為「生活必需品」,麵包業在法國地位非比尋常,不僅歷史上曾長期對麵包價格有著特殊的法規與限制,時至今日,麵包相關法令仍然非常嚴格詳盡。即使是在新冠疫情期間,麵包業也被視為維持社會正常運作的關鍵行業,曾獲准能每週營業七天。
屬於「活動性質無法中斷」的行業是哪些?
《勞動法》雖規定 5 月 1 日為強制帶薪休假,但第 L3133-6 條規定了例外的情況:「活動性質無法中斷」的機構員工於勞動節工作可獲雙倍薪資。法規中並未明確定義哪些活動與機構歸屬此類,但一般咸認醫院、旅館與運輸業者。另有部分行業透過法規認定成為例外,如飯店、咖啡廳與餐廳的全國職工集體協議中,明確授權員工可在勞動節當日出勤。
麵包店到底是否屬於「活動性質無法中斷工作」的範疇,一直存在爭議。2021 年巴黎知名麵包店 BO&MIE 就因在勞動節當日雇用員工工作被稽查,並被處以巨額罰款。BO&MIE 的老闆 Jean-François Bandet 今年在巴黎中央警察局接受調查時質疑,「在新冠疫情期間麵包業被視為重要活動,如今卻非如此」,並補充提問:「勞動節當天可以在快餐店吃飯,但卻不能買麵包?」
麵包店在法國地位特殊,與一般行業不同。
法國全國麵包師與糕點師協會(CNBPF)特別發表聲明,過去麵包業一直援引 1986 年 5 月 23 日、時任勞動關係主任 Martine Aubry 發表的部會立場,認為「享有週日休息例外(une dérogation au repos dominical)的機構可在 5 月 1 日雇用員工。」所謂「週日休息例外」,指得是原則上法律規定員工每週日應休息,但某些行業或情況可獲得例外許可,在週日安排員工工作,麵包店則屬於此類機構。但法國最高法院在 2006 年 3 月 14 日的判決中確認,《勞動法》中沒有規定「週日營業的商店不受 5 月 1 日休假的限制」,這項豁免「沒有法律依據」,並指出商家必須「證明其活動性質不得在 5 月 1 日中斷」。
法律保護的主體是誰?
《勞動法》R3135-3 條規定,非法於 5 月 1 日雇用員工工作,雇主將面臨每位員工 750 歐元罰款,若員工未成年,則為 1,500 歐元,若違法主體是法人,則乘以 5 倍。BO&MIE 的案例中,就因雇用 21 名員工被罰款高達78,750歐元。然而,法律僅禁止在當日讓員工出勤,並未限制業主本人或非員工的家屬開業。
CNBPF 指出,法院判決過往部會立場不足以證明麵包業屬於例外,需具體證明當日工作無法中斷。若麵包店供應醫院等關鍵機構,或為當地唯一選擇,可能符合例外;否則僅有業主或非雇員家屬可工作。由於不確定性高,建議業者在獲明確法律授權前避免於 5 月 1 日雇用員工。去年因在勞動節營業而被罰款的麵包店共有 21 家,今年為 22 家,CNBPF 表示將代繳罰款。
法國勞動法規系統性地保護勞動權益,並非僅有勞動節強制放假一天。
法規調整潛在方向與勞資角力
由於要求放寬現行法規的呼聲不斷,CNBPF 已準備提交法案,並要求在愛麗榭宮舉行聽證會,讓麵包店可以在 5 月 1 日雇員營業。2024 年法國旺代省(Vendée)5 名在勞動節開業的麵包師曾被當地警察局帶回訊問,後雖被無罪釋放,但當地參議員 Annick Billon 與另一位參議員 Hervé Marseille,在今年 4 月 25 日提交一項「使法律適應當地實際情況」的法案。對此,勞動部長 Catherine Vautrin 表態支持修法,允許麵包店員工在自願情況下於 5 月 1 日工作。
Billon 與 Marseille 提出的法案建議修改《勞動法》第 L3133-6 條中的例外條件,改為適用第 L3132-12 條「由於生產、活動或公眾需求的限制而必須營運或開放的機構」,即前述屬於「週日休息例外」者。但如此一來,不僅麵包店,所有能在週日營業的場所皆能夠在勞動節當日營運,此舉引發「勞動節恐僅存象徵意義」的擔憂,法國總工會秘書長 Sophie Binet 堅決反對,強調「五一假日是勞工血淚抗爭的結果。」並認為若鬆綁,可能進一步造成「週日工作全面自由化」的現象。
麵包與糕點業是勞力密集產業,不僅工時長,假期更往往是旺季時候。法國對勞動節是否應開放業主雇用員工營業的討論,對台灣有著不小的啓發性。甫通過勞動節為全民休假日的台灣,此時正是反思整體勞動環境與勞工保障的契機。在勞動節的強制休假外,法國法令還規定,除了每年至少 11 個國定假日外,每位勞工最基本的休假天數為 5 週,每工作一個月,還能額外累積 2.5 個休假日,對休假日的安排、薪資支付及延期休假也有詳細規定。而在上述法規的討論中,無論是「雇主可開業,但不可雇員上班」或是「需具體證明當日活動無法中斷」的規定,也表明國家在追求經濟活動時,亦應考量勞動者權益。法國案例提醒我們,從制度面建立起長期且具體的支持,遠比只靠象徵性的「一天」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