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3年巴黎杜樂麗花園一別後,再見到畬軒時,他已經是畬室的主人。他的夾心巧克力作品「畬」及「雪莉桂圓」分別獲得2016世界巧克力大賽(International Chocolate Awards)美洲亞太區的銀獎與銅獎、並且代表台灣受邀參加英國最大巧克力盛事「The Chocolate Show」展。畬室不僅是美國知名食評網站Eater推薦台北市的必訪店家、更入選熱騰騰出刊的LV Taipei City Guide。
Read More[Dégustation / 法式甜點鑑賞] 不只是你所想像的海綿蛋糕(biscuits)
(本文刊登於BIOS Monthly)
上回提到蛋白霜,這次的專欄想要跟大家談談使用蛋白霜為基礎做出的海綿蛋糕(biscuits / sponge cakes)(註1)、以及它在法式甜點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專欄一開始時有提過,和台灣人習慣的蛋糕(註2)不同,法式蛋糕(entremets)的組成多半是底部一層薄薄的蛋糕體(biscuits)、加上慕斯或奶醬的主體與中間變化的果凍或果醬夾層,然後再以巧克力(或其他元素如水果、糖、蛋白霜等)為基礎做的裝飾。其中的「蛋糕體」(或是「海綿蛋糕 」),在絕大多數的狀況中,都只會是增加口感變化的基底,絕對不會是整個甜點的主體。
Read More[Paris chocolate shop] Jacques Génin
[Dégustation / 法式甜點鑑賞] 蛋白霜(meringue)的挑戰
(本文刊登於BIOS Monthly)
剛開始構思這個專欄的時候,蛋白霜(meringue)可能是第一個想到要寫的主題。 以往在台灣,蛋白霜不是個常見的甜點元素,但隨著法式甜點店越開越多,它也開始更為人所知。雖然我不是蛋白霜甜點的粉絲,也不是什麼 hard-core 的食品科學家,但前陣子回台時意外地發現,對許多甜點店來說,這似乎是個不那麼容易駕馭的元素。
Read More[Dégustation / 法式甜點鑑賞] 如何製作完美的甜點奶餡(crème pâtissière)?
(本文刊登於BIOS Monthly)
在專欄的第二篇中,曾經大致提過「甜點師奶醬」(crème pâtissière / pastry cream),它在台灣被稱為「卡士達醬」,是從英文的「custard」翻譯而來。在英文的原文裡,custard 就是蛋奶醬的意思,意指用蛋黃(或全蛋)與鮮奶(或鮮奶油)混合煮製而成的奶醬,可濃可淡、可甜可鹹。從 crème anglaise(English cream / 英式蛋奶醬)到這次要談的甜點師奶醬、甚至是加在鹹派(quiche)裡的蛋奶醬通通都能稱為 custard。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