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於 500輯、聯合新聞網)
最近在台灣,甜點與酒搭配的相關討論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過去台灣人多半以茶或咖啡佐甜點,但其實選擇得宜的酒品也能與甜點互相幫襯、激盪出美妙火花。
甜點與酒其實一直都是好麻吉,在法式甜點中,烈酒與利口酒本就是甜點師的最佳夥伴。酒能增添香氣、突出主題風味,也能製成酒糖液增加蛋糕體的濕潤度,例如黑森林蛋糕中的櫻桃白蘭地、為橙香火焰可麗餅帶來精彩看頭的香橙干邑甜酒、與風味奶餡搭配的各種水果、草本利口酒等。
Read More下次吃甜點,不妨試試茶和咖啡以外的酒品選擇,體驗不一樣的樂趣!
甜點店未來是否會取代餐廳,成為維繫人際交流的重要社交場所呢?
Pierre Hermé 大師的「黑醋栗之花」甜點創作,是一款無麩質且純素的作品。
(本文刊於 500輯、聯合新聞網)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提升、加上環境保護、動物權利等議題得到關注與認同,飲食習慣也有了相應的改變。減糖之外,近幾年也有許多甜點師加入製作無麩質(gluten-free)和純素(vegan)甜點。
「麩質」(gluten)又稱麩質蛋白、麵筋等,是一種存在於許多穀物如大麥、小麥、裸麥中的蛋白質成分,「無麩質」飲食便是不含麩質的飲食法。現代為了快速收成而種植的侏儒小麥礦物質含量較低、但麩質較過去的小麥高出不少,愈來愈多人對麩質過敏、耐受度不佳,這便是無麩質飲食蔚為風潮的起源。對這樣的人群來說,需要盡量避免所有麥類製品,因此麵食、穀片及使用麵粉製作的甜點等都是地雷。
Read More巴黎 L’Éclair de Génie 店內外型華麗、口味豐富的閃電泡芙。
(本文刊於 500輯、聯合新聞網)
談起巴黎,你的眼前會浮起什麼樣的印象?是狂野絢麗的紅磨坊、充滿藝術氣息的蒙馬特、雨中的杜樂麗花園、優雅但傲慢的巴黎人,還是清晨那個蓬鬆酥脆、充滿奶油香的可頌?
最近知名線上影音串流服務平台 Netflix 剛剛上映的一部影集「Emily in Paris」(艾蜜莉在巴黎),便刻意透過艾蜜莉這位來自美國芝加哥的年輕女孩隻身闖蕩巴黎的經驗,全部重現了這些刻板印象,同時調侃了法國人與美國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