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於500輯、聯合新聞網)
過去十年中,全球甜點界在媒體溝通、品牌塑造方面歷經了一波非常重要的變化,那便是「明星主廚」現象:甜點主廚不再隱身於廚房中、也不再被餐廳主廚的光芒所掩蓋,自己便能成為舞台聚光燈的主角。甜點主廚本身自成品牌,無論是主持節目還是出書、代言商品,曝光機率頻繁,成為被追捧的對象,和影視明星不相上下。
明星主廚概念在法國已歷經兩百年的演進,其實並不新穎。…
Read More將主廚本人作為品牌是當今餐飲界行銷主流,但難道只有優點嗎?
瑪德蓮是法國人最習慣、也最熱愛的家常點心。無論是在街坊糕點店還是高級酒店,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連續20年獲得三星殊榮的巴黎 Guy Savoy 餐廳今年降為二星,引發巨大爭議。
Fine dining 的持續發展,關鍵或繫在資本與文化資本上。
(本文刊於 500輯、聯合新聞網)
Fine dining 餐廳一定有剝削勞工的情形、只要去吃 Fine dining 餐廳就是助長剝削?若主廚精進技藝或有更高追求,就一定會助長餐飲業中的勞動剝削嗎?上月討論現代 Fine dining 營運模式與無薪實習生制度弊病的專欄文章停在消費者的思考與選擇,刊出後引起不少討論,但也得到一些並非完全是我本意的看法。由於字數限制,一篇專欄不可能將所有觀點盡數討論,本月便就同一主題繼續深入討論現代 Fine dining 餐廳的瓶頸,並試論可能的未來發展。
Read More現代 fine-dining 華美的表象後,可能是血淋淋的剝削實況。
(本文刊於 500輯、聯合新聞網)
位於丹麥哥本哈根、多次被評選為「全球最佳餐廳」的 Noma,宣布營業至2024年底,其後將轉型為大型餐飲實驗室,專注電子商務及其他計畫、快閃店等,不再繼續一般餐廳營業。Noma 主廚 René Redzepi 在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坦承,他認為「現代 fine dining 的營運模式無法持續」。Redzepi 口中所謂「現代fine dining模式」,指的正是行之有年、但直到近年才逐漸引起大眾關注及討論的無薪實習生制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