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於 500輯、聯合新聞網)
一個月前歡喜解封、且快速丟掉口罩的法國,現在已面臨第四波疫情強勢捲土重來的嚴峻狀況。雖然全國接種一劑疫苗的比例已超過半數、完成二劑的比例也超過 4 成,但由於鬆綁過快,又是暑假,病毒流竄快速;且印度 Delta 變種病毒威力太強,幾已席捲全法,使狀況更為棘手,目前已回到日增上萬確診的狀態。目前法國確診案例中大多數感染的皆為 Delta 變種病毒,大都會區的比例更動輒高達 7 成以上。
Read More(本文刊於 500輯、聯合新聞網)
距離台灣疫情升溫,大約已有一月。這段期間眾人改變工作地點、生活方式,許多人的生計受到嚴重衝擊,例如餐飲、甜點業與文化娛樂產業等。以餐飲業為例,由於全面禁止內用,幾乎所有餐廳都開始改做便當或開發外送、外帶餐點;同時間,甜點業者則陷入苦戰。
數月前,我曾發表文章,提到在過去一年中,甜點業被疫情的影響相對和緩,甚至有許多逆勢開店的案例。但台灣甜點業不同,不僅無法享受紅利,反而受到極大的衝擊。如此差別主要來自飲食習慣的不同。首先,甜點和麵包都是法國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在台灣不是,生活受限時首先就可被犧牲。其次,法國甜點麵包店原本經營模式就以外帶居多,封城中也能持續營業,且提供撫慰人心、社群交流的角色;但台灣消費者習慣內用、享受與親友團聚的時光,店家氣氛也極為重要。
Read More(本文刊於 500輯、聯合新聞網)
這幾日台灣疫情陡然爆發,雙北直升三級警戒,人心惶惶;而過去一年中已經歷過多波疫情的歐美,雖然仍有各變種病毒的威脅,卻在實施大規模施打疫苗後,逐漸邁向解封。以法國為例,法國人口為六千八百萬人,日前總統馬克宏正式宣布接種疫苗第一劑的人數已超過兩千萬人,因此雖然目前每日確診人數平均仍在近兩萬,解封時程表仍按照計畫進行。餐廳、酒吧、博物館、電影院的餐飲及文化娛樂產業,在停業了六個月之久後,將從 5 月 19 日開始逐步開放。法國餐飲媒體 Atabula 指出,首都巴黎市與巴黎大區在預告解封當日,餐廳就湧入爆量預約,19 至 22 日的預約目前皆已額滿,創下歷史新高。
Read More(本文刊於 500輯、聯合新聞網)
日前台灣衛福部食藥署宣布,自明年起,若在巧克力產品中添加超過總重量 5% 的植物油,將不得以「巧克力」為品名。未來許多國人熟知的商品,如「金莎」、「健達」、「大波露」等,都需要改名。此舉引起飲食圈關注,也有許多專業人士叫好。新制來得雖晚,卻也總算跟上國際潮流,不僅為消費者健康與知的權利把關、也為近幾年蓬勃發展的本土精品巧克力,營造了一個較為健康的競爭場域。
用不用植物油究竟為何如此重要?要了解此議題,必須先了解巧克力的成分。不含餡的巧克力塊主要成分包含可可固形物、可可脂、砂糖、奶粉與卵磷脂、香料等其他添加物。可可固形物與可可脂,是可可豆經發酵、日曬、烘焙後壓榨的天然產物,其中可可固形物就是巧克力的醇苦風味來源,而可可脂則能影響巧克力的成型、質地與化口性等。黑巧克力的主成份是可可固形物加上可可脂與砂糖;牛奶巧克力則在此之上加入奶粉;白巧克力則不含可可固形物,僅有可可脂、砂糖、奶粉與其他添加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