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文章中,經常提到「甜點圈」,意指甜點界。到底這個圈子裡有哪些角色、包含哪些人呢?一般人比較熟悉的大概是甜點業者、品牌,以及有名的甜點師,但其實,甜點圈的組成相當豐富,在這幾年全球都掀起法式甜點風潮後,甜點社群也逐漸壯大、交流變得更頻繁;也有些新的職業、機構、經營型態等出現,許多不同的角色共同構築了一個相互影響並持續演進的生態圈。
甜點製作與販賣者——明星主廚現象
說起甜點業,一般大眾馬上浮現在腦海裡的,應該是甜點店或餐廳、飯店等能夠品嚐到甜點的地方。不過這幾年在台灣自行開立個人工作室、在家中或是租借使用的廚房裡製作甜點,並透過網路販賣的情形很常見。這種狀況在法國比較少,雖然大家都愛做、愛吃甜點,但很可能因為在法國不管是甜點店、還是自行在家製作甜點的普及程度都比台灣高,因此比較沒有這一類商業型態存活的空間。如果要吃樸實的手工甜點,可以自己製作、也可以在街角麵包甜點店很輕易地取得;如果想要吃精緻的甜點、或是有特殊節慶場合,也可以跟高級甜點店訂購。
過去甜點製作者多半藏身幕後,大家對品牌和店家名稱會比對主廚感到熟悉;但近幾年甜點人躍至台前,不僅甜點愛好者對許多主廚的名字如數家珍,一般民眾也會在媒體報導、甚至電視節目上看到他們的身影。Cédric Grolet、Amaury Guichon 等全球知名的主廚,在很多人心中更是貨真價實的偶像巨星。甜點人明星化、全民瘋甜點的風潮,讓甜點師成為許多人夢想中的職業,但也因此造成了新的迷思。許多人以為甜點師是個外表光鮮亮麗、能夠很輕易地獲得大量關注,且工作方式優雅的職業;更有許多人夢想著在短時間內學成開店,造成業界人力汰換速度過快,難以培養人才與傳承經驗的窘境愈加惡化。
食材與原料商——推動產業交流、面臨轉型關鍵
要製作甜點,便有購買原料與食材的需求。台灣的法式甜點業者其實很辛苦,因為法式甜點的主要原料如麵粉、奶油、鮮奶油,以及大量使用的香草、巧克力等,在台灣的產量都非常小,所以大部分需要依靠進口,價格自然比較高。近幾年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等對這些原料的需求也大增、更有全球氣候暖化與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產能,所以所有的原料價格都在持續上漲,如香草在過去五年中已經翻了三倍以上,說是甜點界的「黑金」也不為過。巧克力的狀況也不遑多讓,2017 年底,Business Insider 的資深健康與科技記者 Erin Brodwin 曾經報導指出,可可樹將會面臨在 40 年內滅絕的危機,巧克力也可能因此消失。因此即使在過去十年中價格已翻倍,未來巧克力仍有極大上漲的空間
一般甜點業者是向食材與原料商進貨,這些廠商是甜點產業中不可忽視的要角。在台灣,進口食材與原料商更是推動甜點與烘焙產業前進的中堅力量。他們掌控著產業鏈中關鍵的供給源頭,並因為與原料產地和國外食材廠商有直接的聯繫,能夠接觸到與後者有合作關係的主廚。目前台灣最大的幾家食材與原料廠商如聯馥食品、苗林行、巧舜企業等,都經常邀請世界知名的甜點、麵包主廚等來台舉辦講習會,另外也有海外的研習課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的產業趨勢,都是越來越注重與小農和產地之間建立直接供需關係,削減中間商、並挖掘更多在地的特色產品。且由於消費者和主廚們愈來愈重視職人、手作、自然等價值,過去在台灣烘焙界勢力非常龐大的預拌粉和半成品廠商,以及在法國、甚至全球都曾經赫赫有名的色素、食品添加物廠商,都面臨嚴峻的挑戰,不得不思考轉型的方向。
學校與教學者——大師課程炙手可熱
法式甜點在全球都掀起熱潮,也讓甜點學校與甜點課程越開越多。傳統的技職教育與廚藝學校在提供完整的系列課程與證書、資格外,開始積極進軍國際市場,課程的設計也越來越彈性,短期的主題課程也很受歡迎。私人經營的廚藝教室與甜點學校更紛紛成立,許多以知名主廚為號召,也有主廚本人就是創辦人的例子,例如 Amaury Guichon 主廚的 Pastry Academy,以及MOF Jean-Michel Perruchon 主廚的 Bellouet Conseil。
甜點主廚全球知名度大增,使得「大師課」(master class)大受歡迎。Christophe Michalak 主廚是將甜點人帶至鎂光燈下的第一人、也是大師課的先驅。他的 École Masterclass 不僅讓一般甜點愛好者有近距離向知名主廚學習甜點製作,Yann Menguy、Ophélie Barès、François Daubinet 等年輕有為的甜點人更因被他網羅,在專業職涯上獲得巨大進展。越來越多甜點主廚們跨出自己的廚房,開始在世界各地舉辦示範與實作課程,這是經營個人品牌的重要策略之一、也是為未來可能的全球展店計畫鋪路。
呼應大師課的趨勢,世界各地紛紛成立了以此為主力課程的學校,邀請知名甜點主廚(大部分是法國主廚)前往舉辦示範與實作課程,成為許多業界專業人士進修、以及粉絲追星的第一選擇。這些學校通常都會拍攝精美的影片、且課程搭配英語翻譯,吸引國際學生,很快便建立國際知名度,如位於烏克蘭基輔的 KICA Kiev International Culinary Academy、義大利帕杜瓦附近的 Hangar78、新加坡的 Chocolate Academy 等。台灣 187巷的法式也在這個領域持續耕耘,逐漸發揮影響力。187巷過去這兩年已邀請到 Amaury Guichon、Cédric Groelt、Yann Couvreur、Vincent Mary 等主廚來台,前兩位甚至已來過台灣兩次。
品牌與店家顧問——甜點主廚的最新頭銜
除了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為自己的廚房或店家創作新品、全球跑透透開大師課外,甜點業的蓬勃發展,更為甜點主廚們找到了新的商機——擔任顧問,為品牌與餐廳、店家等開發商品、提供專業建議。過去其實早有案例,如 Michalak 主廚在 1998至 1999 年間,於紐約為 Pierre Hermé 擔任顧問等,許多食品原料商、模具廠商等,也聘請專業甜點主廚擔任顧問,使用它們的商品開發新作。不過這個趨勢在這幾年愈加明顯,不少甜點主廚甚至以顧問和大師課為業,將自己從實體店家的地理限制中解放出來,把觸角延伸至世界各地、更有彈性地建立自己的全球知名度。譬如以精美的維也納麵包創作出名的 Johan Martin 主廚、以重新詮釋的 Saint-Honoré 聖多諾黑泡芙為代表作的前巴黎東方文華酒店甜點主廚 David Landriot、曾為台灣東方文華酒店副甜點主廚,現在身兼台北 Escape From Paris 芙芙法式甜點店執行主廚的 Alexis Bouillet 等。
媒體產業——社群與意見領袖行銷成為主力
媒體界更是不可忽視的力量。說到底,如今全球的法式甜點瘋,除了甜點人們層出不窮的精彩創作之外,也有很大一部份需要歸功給媒體。從最早 Michalak 主廚開始經營部落格、出書、製作主持電視節目,一直到如今社群媒體鋪天蓋地、所有甜點人都難以置身事外的現況,媒體可說是當今甜點業最親密的夥伴:前者給了後者舞台、後者則為前者創造了新的話題焦點與流量。
我曾經在 BIOS Monthly 的甜點大師群像專欄的〈緒論:明星甜點師現象〉一文中簡介過《Fou de Pâtisserie》甜點雜誌的功不可沒,也在《好吃》雜誌第36期裡的專文〈IG 至上?社群媒體對法國甜點界的挑戰〉中詳細分析社群媒體銳不可擋的力量。傳統媒體業者如報章雜誌、電視台、書籍出版商等,現今都不得不將社群媒體行銷視為必要的溝通管道,因為那裡是甜點愛好者們互動最熱烈的平台。
透過與部落客、Instagrammers合作的「意見領袖行銷」,更是公關工作重要的一環。以我自身的經驗為例,品牌或是專業的公關公司,目前幾乎都有專人負責與社群網路的意見領袖們接觸,他們需要長期觀察熱門議題,並發掘創造話題、影響潮流走向的人物。以往新品發表會會邀請傳統媒體,現在更多是邀請意見領袖,讓他們搶先體驗、現場交流,最後以社群媒體立刻擴散話題。透過意見領袖散佈的最新消息,會比透過傳統媒體擴散更即時、更深入與精準地觸及到相關社群。近幾年專門發布甜點照片、寫甜點食記、與主廚和店家合作的部落客與 Instagrammers 越來越多,他們分擔了傳統媒體的功能,成為業者與消費者和甜點愛好者間的橋樑,與當今甜點圈共存共榮。
喜歡甜點,可以有很多種方式親近它!
還記得我過去曾經有一段時間對未來非常迷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要繼續在甜點廚房裡的工作,當時一個好朋友說:「喜歡甜點不是只有一種方法可以接近它。」身處迷霧之中的我,很難想像如果不是繼續擔任甜點師,還能怎麼維持跟甜點之間的連結。數年之後回看自己走過的路,不管是攝影、寫作、教學、參加講習會,甚至是當一個單純的消費者、或是在自己的廚房裡創作,通通都是能夠持續喜愛甜點的方法。當一個面對無數困難仍愈挫愈勇、拼命堅持在廚房裡熬出頭的甜點師,毫無疑問地令人敬佩;但當一個瞭解自己的優點與短處、選擇合適領域發揮自己價值的人,同樣值得該有的掌聲。
甜點界需要各種不同的角色與視野才會有更豐富的面貌。找到合適的位置、發揮獨特性,你會成為不可或缺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