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articles
  • publications
  • créations
  • divers
  • About
  • Press
  • Contact
Menu

ying c.

les secrets sucrés
  • Home
  • articles
  • publications
  • créations
  • divers
  • About
  • Press
  • Contact
法式甜點關鍵詞
歷史
觀點
人物
書介
出版作品

京都老店亀屋清永的招牌點心「清浄歓喜団」復刻千年前傳入日本的唐菓子。

[Opinion / 觀點評論] 千年菓子的啟示:文化的形成來自付出心力守護傳統的良善立意

December 21, 2022

(本文刊於 500輯、聯合新聞網)

過去這個月在京都繼續我的短期留學與文化體驗行程,雖然新鮮感逐漸消褪,但在逐漸習慣當地生活的同時,仍然持續有許多新發現與體悟,更始終為京都深厚的文化氣韻感到驚奇。

自西元 8 世紀建立平安京開始,京都從 794 年直到 1869 年天皇與維新政府遷都東京,超過千年皆為日本政治與文化中心。這樣的背景加上日本注重傳承的文化傳統,此地有許多百年老店並不奇怪。不過,擁有一家超過千年歷史的糕點與喫茶店,還名列金氏世界紀錄,大概真的也只有京都才辦得到。巴黎最古老的甜點店 Stohrer 創立於 1730 年,但位於京都北區今宮神社前、販賣名為「あぶり餅」串烤麻糬的「一文字屋和輔」卻比它年長 700 多歲,早在西元 1000 年左右的平安時代中期便已存在。

在我到訪時,一文字屋和輔與正對面同樣販賣あぶり餅的「かざりや」兩家店炭烤麻糬的香氣縈繞不去,排隊長龍始終不斷。據說一文字屋和輔有著「男人外出賺錢、女人守護老家」的祖訓,因而在老家經營炭烤麻糬生意也始終屬於女性的領域,店內所有工作人員皆為女性。而創立於 1637 年、歷史也有 400 年以上的かざりや也是如此,目光所及皆是女性員工守在爐前翻動竹串燒烤麻糬、四處穿梭接待顧客的身影。老舖的堅持與大部分和菓子職人仍為男性的現況很不相同,更因此散發獨特魅力。あぶり餅一份11串,之所以採用奇數,和神社祭典(如七五三)有關。奇數在平安時期的盛行陰陽道信仰中是吉利的數字,而曾經作為今宮神社祭典供品、有著祈求疫病平息美意的あぶり餅,便始終以奇數供應。而以耐高溫的竹串炭烤、若作為土產外帶則以有天然殺菌效果竹皮包裹,更是在悠長歷史中從未改變的做法。

京都既有持續守護傳統糕點超過千年的老舖,便也有復刻千年前和菓子根源的店家。位在祇園八坂神社對面、創業已有 400 年歷史的「亀屋清永」,其招牌糕點「清浄歓喜団」便是重現千年前奈良時代遣唐使與佛教信仰一同帶回的「唐菓子」。唐菓子是以米穀粉混合麵粉,揉合以甘葛或澱粉煮汁濃縮後提煉的水飴或蜂蜜等甜味劑,最後再油炸製成的糕點。它被視為和菓子的起源,但鎌倉時代後逐漸被遺忘,只有某些酥脆的糕餅以不同變化的「煎餅」形式留存下來。清浄歓喜団重現了千年前的唐菓子風貌,將由米穀粉和小麥粉混合而成的麵糰製成袋狀、開口處有著寓意八葉蓮華的八個捲結,中間包裹著揉合七種線香、象徵「淨化」的豆沙餡、再以芝麻油油炸而成。這據說原本是佛教護法之一的「歡喜天」最愛,也是天台宗、真言宗等密教信仰中的供品。該店另外還有名為「餢飳」、呈現餃子狀的油炸唐菓子,從奈良時期一直到現在,都是神社祭典中的要角,也曾是日本宮廷和貴族享用的糕點。

無論是持續千年以同樣的方法製作糕點,還是重現千年前的糕點作為店家招牌,在令人肅然起敬的同時,也不禁讓人好奇這種持續力的原動力為何。一文字屋和輔第 25 代當家長谷川検一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傳統之所以沒有消失,是因為它有意義。有意義就能形成文化,而守護文化便表示持續遵循它的意義」,他進一步闡述,「也因此,我們不能悖離原本意義的根源。」我讀到這段話時深受感動,在上月專欄中,我曾提到需要為傳統找到與現代生活相接之處,才能去蕪存菁留存。而長谷川店主指出那個相接的關鍵,在於傳統文化持續在當代生活產生意義,例如對平安無病、安穩生活的盼望,珍惜得來不易的食物與資源、以最少浪費的方式製作等。更重要的是,當人們認為那個意義是值得保留的,便努力維持原樣、不輕易悖離。

並非所有傳統都值得不加思考的保存,但若是值得守護的事物,不付出心力怎麼可能期待後世之人也能體會同樣的美好?這在總是追求立即商業效果、經常為了便利和當下利益犧牲其他的台灣社會,特別令人警醒。

In Opinion Tags UDN Column, Kyoto, 京都, 京菓子, 唐菓子, あぶり餅, 清浄歓喜団, post in Chinese
← [Opinion / 觀點評論] 「永續」的餐飲文化該是什麼樣的文化?在Noma宣布停業之後[Opinion / 觀點評論] 來自和菓子的啟發:提升文化意識,為傳統找到現代價值 →
Liésparladouceur_3dcover.png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重磅出版

More Info
The Art of French Pastry_3D cover.jpg

《法式甜點學》好評4刷!

More Info

LATEST

Featured
[Opinion / 觀點評論] 無蛋的甜點未來?從雞蛋短缺談未來烘焙轉型契機
Apr 21, 2025
[Opinion / 觀點評論] 無蛋的甜點未來?從雞蛋短缺談未來烘焙轉型契機
Apr 21, 2025
Apr 21, 2025
守護傳統?守護內心淨土?巴黎麵包工藝復興風潮
Mar 25, 2025
守護傳統?守護內心淨土?巴黎麵包工藝復興風潮
Mar 25, 2025
Mar 25, 2025
[Opinion / 觀點評論]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Mar 21, 2025
[Opinion / 觀點評論]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Mar 21, 2025
Mar 21, 2025
[Opinion / 觀點評論] 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 FDA 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Feb 20, 2025
[Opinion / 觀點評論] 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 FDA 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Feb 20, 2025
Feb 20, 2025
[Opinion / 觀點評論] 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Jan 26, 2025
[Opinion / 觀點評論] 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Jan 26, 2025
Jan 26, 2025


ARCHIVE

  • Addresses
  • Books
  • F. Pastry Fundamentals
  • History & Stories
  • Magazines
  • News
  • Opinion
  • People
  • Taste of Taiwan
  • Tasting/Testing
  • Trends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PRESS

Featured
500輯 Interview
Nov 9, 2021
500輯 Interview
Nov 9, 2021
Nov 9, 2021
500times_interview1.JPG
Oct 30, 2021
500輯漬物讀書會 Interview
Oct 30, 2021
Oct 30, 2021
Eatpire Interview
Oct 18, 2021
Eatpire Interview
Oct 18, 2021
Oct 18, 2021
美食加 Taster Interview
Jun 12, 2020
美食加 Taster Interview
Jun 12, 2020
Jun 12, 2020
博客來 OKAPI Interview
May 14, 2020
博客來 OKAPI Interview
May 14, 2020
May 14, 2020
BIOS Monthly Interview
May 1, 2020
BIOS Monthly Interview
May 1, 2020
May 1, 2020
名廚 GreatChef Interview
Apr 30, 2020
名廚 GreatChef Interview
Apr 30, 2020
Apr 30, 2020
Hengstyle interview_p1
Oct 6, 2017
Hengstyle Interview
Oct 6, 2017
Oct 6, 2017
BIOS Monthly Interview
Feb 28, 2017
BIOS Monthly Interview
Feb 28, 2017
Feb 28, 2017
Initium Media Interview
Dec 22, 2016
Initium Media Interview
Dec 22, 2016
Dec 22, 2016

© 2016 Ying 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