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於 500輯、聯合新聞網)
因為過去長時間待在歐洲,和對日本一景一物如數家珍的台灣讀者們不同,我在過去十年中僅僅去過一回。話雖如此,在移居法國前我也曾相當憧憬日本文化,收看日劇的資歷超過20年,對日本並非一無所知。此次其實也非因為日本國境開放、迫不及待前往觀光,而是由於過去兩年中學習日文稍稍有點進步,希望能趁此時身在亞洲,探訪這個充滿獨特內蘊、在甜點文化上更幾乎可與法國直接匹敵的國家。
由於預計在京都停留三個月,當地甜點文化、特別是和菓子,便是此行的重點觀察對象之一。雖然同時還有其他任務要完成,無法一心花在甜點上,但兩周下來,也著實感覺到這個城市的驚人之處。此地甜點的無所不在,比起巴黎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
以和菓子來說,超過百年的名牌老店比比皆是不在話下,巷弄中也隨處都能看到融入社區生活的店家,而百貨公司地下街和車站商場內,更是商店鱗次櫛比,若稍稍入神後再想空手而返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即使硬要將和菓子視為與現代生活有著相當距離的「傳統」(雖然在京都完全不是實情),認為這或許不是一般人平日的選項,只要走入便利商店,同樣會為此地人們的甜牙齒程度感到印象深刻。琳瑯滿目的新鮮與烘焙甜點占據寸土寸金的貨架,且價格多半位在200至400元日幣之間,一般人可以輕易負擔。如果不是甜點早已生根在日常之中,不可能看到此等場景。
若將目光投向出版品,此地甜點烘焙書籍多如繁星,這點其實從台灣每年巨量翻譯日文書即可窺知一二。但令人感動的是,除了甜點食譜書,日本更有許多關於甜點文化與歷史的高品質書籍,而且和台灣幾乎全由作者或研究者一人獨立完成不同,包含許多來自專業職人與企業的共同努力。
許多百年糕點老舖在保存店家發展史之外,將自身經歷過、甚至參與塑造的相關社會變遷、風潮、文化等,以高規格記錄留存,如虎屋有自己的菓子資料室、也成立虎屋文庫,不僅經常舉辦各種展覽,也定期出版相關學術研究論文集及相關書籍,從許多有趣的視角研究和菓子與日本甜食發展,例如從各時代史料中看和菓子、鎖國時代外國人享用的甜點、喜愛和菓子的名人等等。
俵屋吉富也在京都設有京菓子資料館,展出如過去實際使用過的和菓子木模、設計圖,以及最早從中國唐代傳入的唐菓子復刻品等文物,免費開放給公眾參觀。和法國大廚們幾乎皆著作等身有異曲同工之妙,糕點師傅們並非只是製作者,更是文化傳承與塑造的積極行動者。
前周我剛好趕上一個有趣的京菓子展覽,是在江戶時代保存下來的歷史建物中,展出由專業職人將一般民眾設計的和菓子實際製作出來的成品及優秀個人實作,並開放參觀民眾現場投票。而我在每天下午於京都小巷的漫遊中,更清晰地感受到和菓子如何與現代生活接合。即使是巷弄內小小的糕餅店,同樣會在販售的商品中毫不馬虎地從食材到外型皆反映季節遞嬗。
到了特殊節日或活動時,人們同樣遵守那些千年來的傳統。譬如過去在亥月(舊曆10月)亥日亥時品嘗、帶有能無病息災含意的「亥の子餅」,在平安時代的源氏物語中就曾登場,但如今在京都大小糕點店,每年11月仍能看到它的蹤影。京都的許多寺院也提供茶席,如北野天滿宮與附近老店老松合作,遊人因而能與百年前的人們在同一片美景下共享美味。
對京都人來說,和菓子雖擁有悠久歷史傳統,但絕非在博物館玻璃櫃中被定格展出的文物,如同法式甜點一般,都是現在進行式,其內涵仍在不斷地更新與擴充之中。我雖然一直以來觀察研究的主軸是法式甜點,但對台灣的傳統糕點同樣有所期待。縱使台灣生活及飲食習慣和日法兩地皆有差異,不可一概而論,但珍視自己的傳統與文化之心是一切行動的源頭。若有一天,台灣人能用和追逐法式甜點相同的熱情,回過頭來善待傳統糕點,或許我們才能真正創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