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打團體戰,他們全部都用同樣的國家識別:柑橘、抹茶、柚子、櫻花。所以大家都知道那是日本的東西。」—— 好食光 KEYA JAM 主理人柯亞。
2019 年,柯亞帶著自己的果醬(好食光 Keya Jam)參加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The World's Original Marmalade Awards & Festival),結果竟一舉奪下年度雙金大獎、 2金、 2銀、 2銅。照理來說,鎂光燈應該聚焦在這位來自台灣、甫參加比賽便打敗所有英國、歐洲品牌的果醬女王,然而,來自日本的參賽者們全部穿上和服、還在果醬的展示臺下打了鎂光燈,吸引了所有媒體的注意力;而對評審來說,台灣是一個面目模糊的島嶼,他們對拿下年度最大獎的這罐果醬生產地「沒有印象、一無所知」,是柯亞在現場直觀的感受。
柯亞的每一瓶果醬,都飽含了她對台灣風土的深刻愛戀。其中「白酒伯爵金棗」和「純粹金棗」是分別在英國與日本的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中得到銅獎、金獎的作品。
日本品牌因為參賽經驗豐富,早早在各個露出場合都備好微型相機、攝影機,而日本的駐英大使也出席。相較之下,柯亞僅有一名助理和當地聘請的翻譯同行,所有的展示品運輸、現場佈置、媒體溝通等,全部都要自己一手包辦。幸好領獎過後她與林永樂大使會晤,由大使安排,解決了很多參訪的問題、並由大使媒合當地台商,洽談了一些未來的合作機會。很快到了五月,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首次移師日本愛媛舉辦,柯亞有了先前的經驗,早早聯絡台灣駐大阪辦事處,得到支援、並派秘書同行,她才得以由官方角度參訪當地的果園、加工廠,對日本以官方力量發展國家行銷與論述有更深一層的體悟。
站在爐邊忍受高溫、細心照看,將水果熬煮成果醬的柯亞。
你或許難以想像,果醬女王的第一瓶果醬也是失敗的。明明是人人都在做的草莓果醬,卻因為焦糖化過度,不僅色澤深黑、味道也難以入口。就是這個失敗的經驗,讓柯亞不服輸地想要了解「如何做出好果醬」,因而一頭栽入研究水果、糖、酸與風味的世界。
在英國與日本的世界大賽,柯亞都以「金棗」為主角。她在經過國際比賽後發現,「金棗」可能是一個能夠用來發展「台灣印象」的柑橘類水果。「在英國,金棗是舶來品,十來顆就要 7、8 英鎊(約台幣 $250-300),不可能拿來加工。所以金棗製作果醬有其稀有性;日本也有金棗,但口味偏淡、適合鮮食。」長年製作果醬、對台灣水果的風味特色瞭若指掌,她知道本地的金棗風味強烈、明亮且適合加工,能夠突出亞熱帶的柑橘個性,如果能用和日本傾國之力從產業到比賽、以一條龍方式行銷「柚子」的方式來推廣,金棗有機會成為「台灣味」的代表,成為一個國際認識台灣的代表性風味。
光是建立個性特質還不夠,重要的是「我們要建立自己的論述、自己的評鑑標準」,這也是為什麼柯亞在兩次世界大賽頒獎典禮後,都花許多時間參訪當地農園、訪問評審、業者之故。「日本人鋪陳了七年,最後爭取到舉辦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評審中 4/5 是日本人、1/5 是世界大賽評審」,也因此,日本能夠用自己的觀點與評鑑來制訂標準、影響世界果醬的論述。柯亞提到兩個有趣的例子,一個是香港的一瓶柑橘陳皮果醬,歐洲的評審看到「新與舊的交融和時間感」,在英國的世界大賽中得了金獎,但是在日本卻只獲得銅獎,原因是「日本評審喜歡味道,但覺得顏色太暗」。日本評審對果醬色澤、果實、果皮的完美極度重視,對以「純粹金棗」奪下最高榮譽金賞獎的柯亞也毫不放鬆,原本拿到 20 分滿分的果醬,因為「果皮上有斑點」的小瑕疵被日本評審扣了 0.5 分。
日本的果醬注重色澤的鮮美,所以通常都不會熬煮過度,質地也會比較稀。
被日本評審認為「色澤太深」、不夠美觀香港橙皮柑橘果醬,卻是歐洲評審認為融入了傳統與現代、能夠嘗到時間感的一
品。
日本人可不是只擅長以貌取人,這個做任何事都腳踏實地、研究透徹的民族,為了要取得世界柑橘類果醬的詮釋權,他們可以「派出實習生遠赴英國彭里斯(Penrith)學習柑橘栽種」。而且他們將世界比賽的規則摸得爛熟於心,因為「只要拿到兩次雙金就能成為評審」。「所以我想繼續參加比賽!」柯亞語氣熱切、眼神晶亮地和我分享她在國際比賽中獲得的所有心得,「我在英國、日本去比賽裡學到最有價值的,是把自己學的東西當作公共財。我很願意和大家分享,因為台灣也需要大家一起投入。」
因為金棗皮上有斑點被日本評審扣分,朋友問她,下次會避掉嗎?柯亞說她不會,因為那不是她的哲學、不是她最重視的價值。有那麼一天,台灣的甜點人和職人將發展自己的論述、制定遊戲規則,告訴世界,我們認為什麼是重要的。
拜訪柯亞當天,她還帶我一同拜訪產地。照片中左邊為台灣栽種香蜜芭樂與紅心芭樂鼎鼎大名的江再郎阿伯,他曾經獲得民國九十五年的全國傑出農民獎(又稱「神農獎」),家中門楣還高高掛著威風凜凜的「神農傳人」匾額。
柯亞的「香蜜芭樂果醬」與「紅心芭樂果實醬」,都是來自江再郎阿伯的農園。我從來沒有吃過如此馨香馥郁、溫潤如玉的紅心芭樂!
當天晚上,我還與柯亞一同品嚐了十數瓶來自不同國家的果醬。那時不禁深深地感受到,所有可能被認為是「小技」的事物,都是一個廣衾無垠的世界。也期待有一天,台灣的職人能夠以自己的論述定義、影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