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articles
  • publications
  • créations
  • divers
  • About
  • Press
  • Contact
Menu

ying c.

les secrets sucrés
  • Home
  • articles
  • publications
  • créations
  • divers
  • About
  • Press
  • Contact
法式甜點關鍵詞
歷史
觀點
人物
書介
出版作品

今年依舊帶著自信之作來訪巴黎巧克力大展的 Yu Chocolatier 畬室法式巧克力甜點創作主廚鄭畬軒。

[Interviews / 人物深度專訪] 前進巴黎、回歸初心 - 畬室主廚鄭畬軒的無盡修煉之旅(上)

December 17, 2019

2015 年,畬軒帶著他自學琢磨數年的巧克力技藝、在巴黎歷經三星餐廳和煉獄廚房淬煉的視野,於台北仁愛圓環旁邊的巷子內成立了「Yu Chocolatier 畬室法式巧克力甜點創作」。彼時小巧、低調的一家店,後來成為 Louis Vuitton Taipei City Guide 中唯一上榜的巧克力店、也是第一家在世界巧克力大賽(International Chocolate Awards,簡稱「ICA」)中獲獎的台灣品牌、更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由巴黎巧克力大展(Salon du Chocolat)主動邀約參展的台灣廠商。在台灣本土巧克力品牌紛紛在國際比賽揚名之際,畬室已經悄悄啟動了下一個計畫——前進巴黎開店。 

說是前進巴黎,或許更接近「回到巴黎」。2014 年,畬軒結束兩年的法國之旅回到台灣,在用全副身心感受過這個甜點人的聖地、嚐遍大師傑作後,他向自己許下了一個看似狂妄的諾言:「有朝一日回到法國巴黎開一家巧克力店,用巧克力展現台灣的迷人風土」。夢想從來都是因為困難才有挑戰的價值,2019 年,畬軒帶著畬室的自信之作第三次參加巴黎巧克力大展,收服擁有最嚴苛味蕾的法國消費者、更收穫許多年年來訪的忠實顧客。如今的巴黎和五年前一樣,除了日本人之外,檯面上仍然沒有任何一位知名的亞洲甜點師與巧克力師,但畬軒當時看來不知天高地厚的發言,如今卻已水到渠成、只待繁花成蔭。

畬室的夾心巧克力在 2016、2017 年都在國際巧克力大賽中獲得亮眼成績,因此成為踏入國際市場、返回巴黎的契機。

「命運無形中將我們帶回法國」- 以台灣為根向外發芽擴散

在畬室成立之前,畬軒就已確信將來要回來巴黎開店:「當時只是純粹的夢想,沒有太多思考成分。因為喜歡這裡、喜歡這邊高規格與高品質的競爭,認為可以挑戰這裡的市場很好。」但即使是一個沒有經過縝密思考的目標,他仍然穩紮穩打,先花了兩年時間從基本、單純的口味出發,將應該要完備的基礎元素做好,並一面沈潛、重新熟悉並挖掘台灣的特色食材與風味。品牌開始運行,畬軒不再只是單純製作巧克力與甜點的主廚,還多了品牌經營者與廚房管理者的角色,他意識到回到巴黎開店沒有那麼單純、不能只憑滿腔熱血,但「在過程中並沒有感覺到這個想法有絲毫減弱,反而隨著台灣店的成長穩定,感覺更加強烈」。

開店隔年,畬室報名參加 ICA 比賽,甫出手就獲得美洲亞太區一銀一銅。首次參展的耀眼成績立刻引起倫敦巧克力大展主辦單位注目,畬室因此成為首位受邀參展的台灣品牌。畬室巧克力中的「台灣主體性」也在同時逐漸明朗,倫敦大展中推出的烏龍茶、桂圓、醃梅,以及柴燒黑麻油鹽花等口味的夾心巧克力,結合台灣風土與法式技藝,為品牌的國際之路打下基礎。倫敦參展的好評又成為巴黎巧克力大展的參展契機,「命運無形中將我們帶回法國,非常奇妙,更加令人確信未來的方向是冥冥中註定的。這給了我們更多力量」,他堅定地說著。

2018 年二度參加巴黎巧克力大展後,畬軒開始覺得自己的巧克力已經準備好可以面對法國市場、台灣的畬室團隊也足夠穩定,「已經有足夠的能量、提供足夠的創作元素可以支撐我來巴黎發展」。他強調前進巴黎,是一個「連續、延續的過程」,不會把巴黎店視為「分店」,而「期待雙邊透過團隊移訓與兩地成員的交流,在實際創作層面上互相影響」。

畬室的巧克力塔有五種口味,以經典呈現巧克力的多種面貌。

「這五年市場其實待我們非常不薄」- 故鄉逐漸深化成熟、成為堅實後盾

畬室在台北的甜點市場其實是個非常獨特的存在,首先法式甜點已經屬於高端、市場雖然有熱忱但仍未形成文化,一個完全以巧克力和巧克力甜點來直球對決的店家想必更為艱難。台灣市場喜愛嘗新的特性,更對店家造成不小壓力,很難維持自己的步調。不過回顧幾年來的發展,畬軒充滿感謝地認為,雖然自己選擇了一條比較艱難的路,「就台灣市場而言很緩慢的步調,去將每個產品做出經得起考驗的經典性」,但仍然深深感到「畬室很幸運」。他說:「這五年其實市場待我們非常不薄,我們堅定的推廣心中的巧克力面貌,也建立了非常忠實支持的客群、他們很理解也很認同我們在做的事。 」

從開始自學巧克力至今已超過 12 年,留法期間嘗遍頂尖手藝人的作品、更曾用味蕾踏遍全球可可豆生產地。探索巧克力的世界對畬軒來說有如漫步無垠的宇宙,他衷心希望能和台灣的消費者分享窺見浩瀚星河的感動。「一般在平常的甜點店,有兩三中巧克力甜點已經很多了,但那只是呈現一種巧克力的樣貌而已」,在畬室,光是巧克力塔就有五種不同的口味,接下來還會再推出一個台灣可可巧克力塔,六種巧克力塔的陣容,即使在巴黎都沒有店家如此瘋狂。「當消費者來到畬室,可能覺得店裡怎麼沒有巧克力以外的甜點,也許他不得已點了三個,但最後卻會發現三個甜點中的巧克力完全不一樣、且吃到最後沒有負擔,還有餘力去品嚐別的東西。這是我當初希望能達到、最後也很幸運有達到的狀態」,觀察台灣市場的變化,他發現「越來越多消費者可以欣賞巧克力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面貌,大家開始擴張自己對巧克力的想像」。家鄉與畬室一同成長,讓巧克力人更有自信地面對世界。


在巴黎巧克力大展與國際消費者互動的畬室團隊。

「我已經買兩年了,今年有什麼新口味?」- 口碑效應顯現、國際消費者給予肯定

連續三年參加巴黎巧克力大展,畬軒也在與巴黎當地顧客交流的過程中,感覺到耕耘國際市場的變化。消費者從對來自台灣的巧克力品牌不瞭解而「有戒心、畏懼」,一直到願意嘗試、最後給予高度評價,態度的轉變讓他更加確信,在這個市場裡只要能交出好的作品,就能得到回饋。他談起今年在展場遇到的回頭客,口吻依舊謙和,但眼裡充滿自信的光芒。有一對來自布魯塞爾的夫妻,過去曾到訪畬室台北店面,這次聽說畬室在巴黎參展,便特地搭火車南下,其他消費者如「我已經買了兩年,今年有什麼新口味?」、「我信任你,請幫我推薦」等等的反應,也給了畬室最自然真實的支持。

由於畬軒學習巧克力的歷程發生法式系統中,能使用純法式的巧克力技術創作,但身為台灣人,「風味的骨幹自然帶有台灣味」。法國市場有百年的文化累積,品嚐巧克力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在這裡不需要耗費心力教育消費者如何品鑑巧克力。若能純熟掌握當地語言,只要能突破消費者「願意嘗試」的門檻,這些充滿台灣味的故事,便如盛放的花朵,自然吸引群蝶翩翩來訪。 

畬室的香草千層派,堅持手橄派皮、新鮮製作,是店裡的招牌人氣商品。

「我始終最在意的就是味道」- 日復一日履行風味之道

在巴黎展店既然是畬室品牌的延續,台灣的積累便是不能斷的根。台灣蓄積的能量是畬室前進世界的動力,巴黎展店的初期更需要台灣團隊的全心合作。與畬室一同成長的這幾年,讓畬軒領悟團隊的重要性。「其實全世界餐飲業都是如此,最後需要建立起能夠永續經營的系統。我們不是 Pierre Hermé 那種大企業,在只有一兩家店的時候,團隊就是一切。每個人都很重要,Everybody counts.」談起畬室這幾年逐漸發展出團隊向心力、以及能為「味道」投注別人無法想像的心力時,畬軒的口吻滿是驕傲。

「我始終最在意的就是味道。大家可能會覺得食物最重要的當然是味道,不知道我講的是什麼廢話,但是在當今的世界裡,這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在 Instagram 的時代,視覺壓倒性的重要,「大家拿到東西時最先是拍照,甚至有時候拍到東西的味道都已經改變了。你說味道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嗎?不是,但對於畬室來說是。我們非常在意味道,也希望客人可以感受到我們在這方面的用心。」如此堅持的身影,其實早被顧客看在眼裡,並用同樣專注的態度來回報。對許多人來說,甜點店是好友們聚會的首選場所,但在畬室卻經常可以看到獨自前來的顧客,這些孤獨的美食家不為別的,只希望能單純「享受自己與風味互動的時光」,這讓畬軒非常感動。他能回報這些顧客的,就是在追求風味的道路上持續前進,「我們不會為了節省程序而犧牲味道,即使是製作甜點元素的半成品,也會在允許的範圍內盡量爭取做最新鮮的。這個做法在某個層面上來說非常多餘,但這些細微之處我自己感受得到,會希望能讓消費者也感受到」。

在畬室不會有一般甜點店的吵雜,顧客都能恬然自得地享受與甜點、巧克力共處的時光。

畬軒向我透露,「過去的生命經驗告訴我,自己在藝術創作上的美感是很缺乏的,因為我從小在美勞課上做出來的東西都很低分,感覺得出來自己很沒有 artistic(「有藝術天賦的」)的那一面」、「我學過很多音樂但完全不行,我可以對藝術創作有感知力,但在『創造』上完全不行。所以當時發現我會煮菜、我會產生味道、我會做巧克力、發現自己也是有產生美的可能的那一刻,對自己感到非常驚訝」。追尋風味之美,就此成為他負笈前行、始終不悔的大道。許多人認為大師或名店便能不顧規則、恣意而為,但其實他們是每天重複那些細瑣的動作,不因為無聊、煩悶、熟練等任何理由放鬆,才能在滴水穿石中漸露神貌。「日復一日地要求各種細節、追求極致的新鮮,能為更好的風味做到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地步,便是畬室品牌的價值」。

(精彩下篇點此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前進巴黎、回歸初心 - 畬室主廚鄭畬軒的無盡修煉之旅(下)

帶著故鄉風土滋養的巧克力 讓台灣在世界發光 - 專訪畬室主廚鄭畬軒

千錘百鍊的滋味 - Yu Chocolatier 畬室 法式巧克力甜點創作

全球最大巧克力甜點盛事 - 2019 年巴黎巧克力大展現場直擊

從「亞洲甜點在巴黎」思考何謂台灣味

你不能不認識的法國甜點大師與甜點界意見領袖

In People Tags interviews, Yu Hsuan Cheng, Yu Chocolatier, chocolate, chocolatier, post in Chinese, Salon du Chocolat
← [Interviews / 人物深度專訪] 前進巴黎、回歸初心 - 畬室主廚鄭畬軒的無盡修煉之旅(下)[Pastry news / 甜點新聞] 《商業周刊》第 1674 期「2019 耶誕蛋糕 法式驚奇」專題 →
Liésparladouceur_3dcover.png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重磅出版

More Info
The Art of French Pastry_3D cover.jpg

《法式甜點學》好評4刷!

More Info

LATEST

Featured
[Opinion / 觀點評論] 無蛋的甜點未來?從雞蛋短缺談未來烘焙轉型契機
Apr 21, 2025
[Opinion / 觀點評論] 無蛋的甜點未來?從雞蛋短缺談未來烘焙轉型契機
Apr 21, 2025
Apr 21, 2025
守護傳統?守護內心淨土?巴黎麵包工藝復興風潮
Mar 25, 2025
守護傳統?守護內心淨土?巴黎麵包工藝復興風潮
Mar 25, 2025
Mar 25, 2025
[Opinion / 觀點評論]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Mar 21, 2025
[Opinion / 觀點評論]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Mar 21, 2025
Mar 21, 2025
[Opinion / 觀點評論] 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 FDA 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Feb 20, 2025
[Opinion / 觀點評論] 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 FDA 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Feb 20, 2025
Feb 20, 2025
[Opinion / 觀點評論] 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Jan 26, 2025
[Opinion / 觀點評論] 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Jan 26, 2025
Jan 26, 2025


ARCHIVE

  • Addresses
  • Books
  • F. Pastry Fundamentals
  • History & Stories
  • Magazines
  • News
  • Opinion
  • People
  • Taste of Taiwan
  • Tasting/Testing
  • Trends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PRESS

Featured
500輯 Interview
Nov 9, 2021
500輯 Interview
Nov 9, 2021
Nov 9, 2021
500times_interview1.JPG
Oct 30, 2021
500輯漬物讀書會 Interview
Oct 30, 2021
Oct 30, 2021
Eatpire Interview
Oct 18, 2021
Eatpire Interview
Oct 18, 2021
Oct 18, 2021
美食加 Taster Interview
Jun 12, 2020
美食加 Taster Interview
Jun 12, 2020
Jun 12, 2020
博客來 OKAPI Interview
May 14, 2020
博客來 OKAPI Interview
May 14, 2020
May 14, 2020
BIOS Monthly Interview
May 1, 2020
BIOS Monthly Interview
May 1, 2020
May 1, 2020
名廚 GreatChef Interview
Apr 30, 2020
名廚 GreatChef Interview
Apr 30, 2020
Apr 30, 2020
Hengstyle interview_p1
Oct 6, 2017
Hengstyle Interview
Oct 6, 2017
Oct 6, 2017
BIOS Monthly Interview
Feb 28, 2017
BIOS Monthly Interview
Feb 28, 2017
Feb 28, 2017
Initium Media Interview
Dec 22, 2016
Initium Media Interview
Dec 22, 2016
Dec 22, 2016

© 2016 Ying 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