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篇,Maxime 針對他的創作過程與細節侃侃而談,同時和我們深度分享了他對未來餐飲產業發展的信念,以及對甜點人角色一針見血、直達本質的看法。不管是他對自己的期許、還是給年輕甜點師誠摯的建議,都值得所有甜點人一讀。
「我是個極端主義者」- 重視細節、打造完美
當深入談到創作過程, Maixme 說明「大原則是從一個產品元素開始,然後在不傷害它原本特性的同時,找出能與之搭配的其他元素」。接著就是不斷的試驗,包括各種風味的調整,以及甜點結構的測試,「我希望我的甜點結構漂亮、引人食慾,而且我非常注重細節」。他強調自己「絕對不會將各種元素隨意丟在盤裡,像是這裡一小匙草莓、那裡一球泡沫、冰淇淋…等」。因為非常要求細節與結構的完美,所以他「創作甜點時很不容易,因為我在這方面是個極端主義者,我希望作品非常美、同時也非常好吃」。這時我從自己的親身經歷與聽過的例子提到,如果不是完美主義者,其實很難成為好的甜點師,他立即點頭稱是,並說「這些全部加起來,是個有點複雜的集合體,但也是(這個工作)令人著迷的地方」。
要打造 George V 三個餐廳不同個性的甜點,對甜點主廚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他提到首先因為餐廳各有不同的定位,「Le Cinq 是三星餐廳、L’Orangerie 非常柔美、女性化、Le George 則是義大利餐廳」,所以自然形成不同風格的作品。此外,還要考慮用餐座位數這個實際的問題,「L’Orangerie 有 20 個座位、Le Cinq 60 個、Le George 則有 120 個」,因此很自然地,在設計甜點時需要「考量不同的工作方式與出餐服務的限制」。不過,即使是在有 120 個座位的大餐廳 Le George,他也絲毫沒有讓步,依然設計出非常細緻的草莓塔、重新詮釋義式經典的提拉米酥等美味、個性清楚明確的作品。
因為談到不同甜點的特性、還有他對結構的重視,Maxime 另外和我分享自己的獨特觀點,認為「盤式甜點『做得好吃』比『好看』容易;但小蛋糕(petit gâteau)[1] 則相反,做得漂亮比做得好吃容易」。他進一步說明,因為盤式甜點「從在盤中組織不同的結構開始,就相當於給出了不同層次的風味」,在製作盤式甜點時「藉著加入不同的東西,特別是具有時效性的細緻元素,例如會隨著時間變得濕軟的薄片、會逐漸融化的冰淇淋、泡沫等,要做出好吃的作品沒有那麼難;反倒是我們經常看到外面有漂亮鏡面、裝飾等的美麗小蛋糕,但我很少吃到一個能在味覺體驗上讓我非常感動的作品。要做一個好吃的小蛋糕需要各種因素配合得宜,真的是太難了!」。
「風味記憶極其重要」- 藉由作品傳遞情感、訴說故事
我請 Maxime 總結自己的作品風格,他首先提及「個性」,接著突然話鋒一轉,坦承自己「其實本質上是個根本不喜歡(吃)甜點、也不喜歡(吃)蛋糕的人」,他回憶自己小時候雖然很愛做甜點,但「幾乎不吃甜點」,他喜歡的甜點其實是很簡單樸實的,例如諾曼第的優格塔(tarte au yaourt)。大部分時候甚至是一碗媽媽準備的牛奶,加上一些 tartine[2] 就能滿足了。也因此,他的作品必須是他「自己也喜歡,而且跟自己相似」的甜點,且必須要能夠向顧客「傳遞情感、訴說故事」。他希望顧客在品嘗甜點時,也能體會到製作者誠摯的心意、用舌尖讀懂甜點師想說的故事。
至於他的作品中,哪一個和自己最相似?他想了一下,說雖然很多,但如果只能挑一個,他會選的其實不是大家認定的招牌甜點「Fleur de Vacherin」(蛋白霜之花),而是看似簡單,只用了三個食譜組成的「Dentelles de sarrasin torréfiées, raisins glacés au rhum」(烘烤蕎麥薄片、蘭姆酒漬葡萄),在蘭姆酒雪酪、蕎麥薄片、大溪地香草香緹鮮奶油等主要元素之外,另外加上栗花蜜與自家製蘭姆酒漬葡萄就完成了[3]。對他來說,「這是一道能得米其林三星的甜點」,因為它「簡潔有力地切入重點」、「沒有絲毫多餘的裝飾」,更是一道風味極具代表性,能夠喚起各種回憶的作品。
他接著向我詳細描述了「蘭姆酒漬葡萄」這個風味組合在他味覺記憶中的各個片段,那是代表父親的味道,也是94 歲高齡祖母依然不改饕客本性、製作巧克力瑪德蓮麵包布丁時,將瑪德蓮、牛奶、紅糖、葡萄乾、巧克力奶餡、融化巧克力和蘭姆酒層層相疊、極度慷慨的味道,更是他在 Patrick Roger 所有夾心巧克力中最愛的口味。當他想要創造一個以葡萄為基底的甜點時,「蘭姆酒漬葡萄」立刻浮現在他腦海。他強調「這道甜點的味道極度精細、複雜且均衡,但不管是其簡潔程度還是發想來源,都在我心中具有極高的代表性」 。能夠如此直截喚起強烈記憶的風味非常罕見,Maxime 還提及 David Bizet 主廚總是跟他說,一定要有風味記憶(mémoire du goût),但這其實很不容易,「很多時候我們品嚐一個東西,明明認識那個味道,卻完全想不起它的名字」,「能夠建立清晰的風味記憶,對甜點人來說極其重要」。
「我們必須重視生產農產品的小農」- 更具公民意識的未來產業樣貌
在減糖、減油、使用天然色素風潮正盛的此刻,Maxime 雖然從來未喊出這些口號,但他的作品不管是外觀還是口味呈現上,無一不用最細緻溫柔的方式呼應著現代的需求。我很好奇在這位年輕的甜點主廚心中,未來的甜點究竟是什麼樣?Maxime 說他完全同意甜點可以更輕盈、更健康,畢竟他自己「就是一個恐糖的人」。他認為「甜點不應該充滿了糖分,因為後者讓甜點變得沈重有負擔」,而且事實上「當我們品嚐甜點時,早就已經吃飽了。顧客來吃甜點並不是為了要感到飽足,而是希望能從中得到愉悅感」。
雖然同意需要意識到這股健康風潮,但他說自己並不會刻意去做純素、有機等等的甜點,即使他十年前就已經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下「要如何做出 100% 有機的甜點」,但延續「吃甜點是為了享受」的邏輯,「其實熱量什麼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缺點罷了」。減糖與否對他其實是個假議題,因為如前所說,「糖是用來調味的,是為了讓整體味道更均衡,本來就不應該過量」,「朋友和家人來廚房拜訪我的時候,都可以連續吃下四五個甜點卻從不感到膩口」。至於色素、染料,他用得更少,只有在做巧克力或糖雕塑的時候偶爾加一點點。
關於對未來整個餐飲產業的想像,Maxime 非常有使命感地認為「我們應該更加重視所有生產農產品的小農」,並強調這「非常緊急」。他提到很多小農在經銷產品時遇到困難,接著反問我:「你在開一瓶牛奶的時候會注意生產商嗎?不會,但是如果是打開一瓶酒的時候呢?難道不是注意葡萄的品種、產地嗎?為什麼我們不應該像品酒時那樣注意這些資訊?對我來說這是一樣的」在前面的訪談過程中,提到 George V 的原料與農產品供應商時,他花了很長時間舉例,向我說明過去他們與諾曼第的一家乳品商直接進貨,一公斤的鮮奶油要價8€,但最近改成跟巴黎的中間商叫貨,結果價格翻倍變成16€,乳品商與中間商各拿 8€。「我很願意付給乳品商更高的價錢,但我希望這16€ 裡面他們可以拿到 12€ 或 13€,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他們辛辛苦苦養牛、集乳,結果只拿到8€,另外一半卻進了只需貼標轉手賣出的中間商口袋裡」,他語氣激動地說:「這一點都不正常!我沒想到在這個年代,我們竟然還要接受這樣的事情。我絕不接受!」也因此,他盡最大的努力,希望能夠消除中間商,跟更多的小農直接建立產銷合作,「這是一個公民行動,對我來說答案很簡單」,他如此下了結論。
「我明天絕對不會做出同樣的甜點」- 甜點人的角色自省
我接著談到如今社群媒體發展蓬勃,特別是 Instagram 的興起,造就了無數的明星甜點主廚,Maxime 首先樂觀其成,因為「這讓我們的職業被更加重視,更多人看到。但說老實話,我從來不是為了 Instagram 而做這份工作」。經常一個月才發布一兩張照片的他說:「我現在使用得比以前頻繁,因為我認為那是一個能展現團隊工作成果的好工具,能讓他們在幕後付出的心血被更多人看見」,但他也提到「溝通、展現職業工作價值」對他來說已是極限。Maxime 觀察到現在許多甜點師「不再為顧客做甜點,而是為 Instagram 做甜點」,有時候甚至花兩天、一週只為了拍一張好照片,「我覺得幾年過後他們會後悔,因為甜點師的根本從來不是為了成就自己的Instagram 帳戶,而是真的能讓顧客開心和感動」,「我們不能忘記最基本的事情,如果一個蛋糕不好吃,那還有什麼意思?」他對當今「視覺至上」的價值觀提出直接根本的質疑。
他很高興看到明星甜點主廚現象風起雲湧,尤其自己曾經在 Cédric 主廚剛剛在全球掀起旋風時在其身旁,他認為「只要我們保持率真、有人情味、不忘初衷」,「這再好不過了」。至於他自己,「小心、節制地使用 Instagram」是他的準則,因為「我們不是明星。顧客才是、供應商小農才是、產品才是。甜點師是手藝人,如何最大幅度地讓顧客更開心、讓小農與產品得到更多專注才是我們的職責」。他鄭重重複了一次學校裡老師的教誨:「我們不是花藝師。」
許多甜點因為社群媒體的力量在全球瘋傳,抄襲也變得更加容易,我問 Maxime 的看法如何,他再度直指核心地回覆:「如果是我的話,明天絕對不會再做重複的甜點」。「我完全理解大家從好作品中得到靈感、找到很棒的範例,但如果今天大家都在流行做某一樣東西、某一種風格,例如 Yann Brys 主廚的陀飛輪(tourbillon)擠花法,我會特別避開、且絞盡腦汁地想 『怎樣做出不同、但一樣出色』的甜點」。對於有些甜點師模仿抄襲別人的作品並拿來販賣,Maxime 的回應是,他不在意分享自己的食譜,讓別人因此得到靈感,但「對我來說,甜點師不應該是『把書打開、然後照著做出甜點』的職業」。
「勇敢、好奇、享受工作」- 給年輕甜點師的箴言
在幫 Maxime 拍攝甜點照片的期間,他不斷提到自己的甜點全部都是「用很多的愛」製成的,顯然對他來說,在工作時將熱情傾注其間非常關鍵。我問他給年輕甜點師的建議是什麼?除了「愛與熱情」之外,到底要具備什麼樣的特質或條件才能在這一行成功?他很快地給出了答案 :「你必須勇敢,且時時保持好奇心,而且能夠從中獲得樂趣」。他解釋「我們不是只有一種好甜點,而是有很多種甜點;不是只有一個好食譜、而是有很多食譜」,正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所以「什麼(甜點)都能做、每一種都可以做得好」。然後還需要「嚴謹、專注與韌性」,因為這一行「需要毅力,工作時間長、而且需要很長時間的學習」。
他特別就「需要很長時間學習」這部分深入解釋,「在能夠做出好的甜點前,有非常多的技術需要打好基礎。甜點是蛋、牛奶、鮮奶油、奶油的組合,但這些組成元素不能直接成為甜點」,和廚藝不同,使用好的食材如肉、魚、蔬菜等,不需複雜就能做出好的菜餚,但「甜點需要非常高的技術性」,因為「甜點不能將這些基礎原料直接變成成品,例如草莓是一種水果,但它不是甜點。一碗麵粉也不能直接成為甜點」。這也是為什麼做甜點「需要投注大量的熱忱」,因為在能夠真正創作之前,「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需要瞭解如何運用這些基礎原料」。
「我非常樂意和大家分享,但當然是和我的團隊一起」- 閃耀未來奠基於當下
最後問到未來的計畫,Maxime 說自己三到五年內還是會在飯店內和團隊一起工作,至於開大師課,他說「無論如何,我非常喜歡和大家分享我的知識、技術,其實一直也有很多電視節目的邀約、George V 飯店的計畫等」,但他再次強調「我要和我的團隊一起去,自己一個人環遊世界太無趣了」。開店不在目前的計畫中,但是如果有機會的話,他也很樂意能夠出版自己的甜點食譜書。
目前擔任George V 飯店主廚,Maxime 童年的夢想早已成真,但他「必須找到新的目標」。他說自己有兩個新的夢想要實現,只是「現在還不能透露」。一個月前剛滿30 歲,繁重的工作與嚴苛的挑戰是這位年輕甜點主廚的日常,但未來的目標不管朝向何處,想必他都會用無比的熱忱、純真的心態與追求完美的精神去突破極限。我們只需擦亮眼睛,見證一顆新星閃耀地崛起。
註解:
[1] 意指像在一般甜點店內販賣、可以直接帶走的單個甜點,不需額外擺盤裝飾。
[2] tartine 意指麵包片,上面可以塗各種甜鹹抹醬、果醬、奶油等,在法國是早餐與簡單的點心選項。
[3] 雖然整個甜點的製作部分只寫了一頁的長度,但過程極其細膩,特別是處理葡萄的部分,需要手工為葡萄一一去皮、在葡萄汁中醃漬,最後達到外層熟成、但中心果肉依然新鮮如初的程度。
延伸閱讀:
「團隊為我帶來最多的鼓舞與驕傲」- 謙遜直率的 Maxime Frédéric 主廚
經典如何改頭換面 —— Maxime 與他重新詮釋的精彩作品